清明小長假,本是踏春好時機,然而當前疫情呈多點多地多源散發(fā)態(tài)勢,防控形勢嚴峻復雜,少外出多居家依然是有效的防疫方式。在這個特殊時期,不妨利用小長假慢慢閱讀,在字里行間“行萬里路”,過一個“書香清明”。 依然記得這樣一個畫面。2020年2月5日,武漢國際會展中心“方艙醫(yī)院”內,一名男子戴著口罩,安靜、專注地讀著一本名著,在縷縷書香中守衛(wèi)內心的從容。有人說,這是逆境中對文明的守望,這一畫面撫慰許多人的心靈。正如馬克思在貧困潦倒時期寫出《資本論》,很多學者都是靠讀書挺過了艱難時刻并留下了著作。古人講,治天下者先治己,治己者先治心。治心養(yǎng)性,直接、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。疫情之下,書籍是治療心靈的靈藥,它教會我們與逆境共處,讓艱難時期變得不再那么艱難。 生活節(jié)奏越來越快,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書報刊和電子書閱讀量呈下降趨勢,碎片化的淺閱讀比較普遍。有人說“書籍上的圖釘被網絡撬開了”,隨著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發(fā)展,面對海量信息,人們常?!氨皇謾C偷走時間”??朔@一“閱讀危機”,并不一定要在紙質書和電子閱讀的選擇中“非此即彼”,其實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, 既“微”閱讀又“深”閱讀,使閱讀成為一種生活習慣。 設立讀書日、制定全民閱讀規(guī)劃,意義就在于喚醒公眾的閱讀“初心”。從公共圖書館、農家書屋建設,到“書香家庭”“書香社區(qū)”推廣,從地鐵圖書漂流、圖書館奇妙夜,到《中國詩詞大會》《朗讀者》等節(jié)目的播出,建設書香社會越來越成為社會共識。“全民閱讀”連續(xù)9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從“倡導”到“深入推進”,建設“書香社會”貴在堅持,需要久久為功。要持續(xù)為閱讀創(chuàng)造各種便利條件,讓人們有地方讀書、有好書可讀,讓全民閱讀成為社會風尚。 莎士比亞說,生活里沒有書籍,就好像沒有陽光。有調查顯示,新冠肺炎疫情發(fā)生以來,不少人的閱讀量有所增加。感受歷史傳記的跌宕起伏,體悟科學哲思的縝密推演,品味詩歌文學的悲歡離合……清明小長假,打開一本書,與先賢“暢談”,與自我對話,是一種精神補給,也是一劑抗疫良方。多讀書、讀好書、善讀書,讓更多人“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(tài)度、一種工作責任、一種精神追求”,“書香社會”將呼之欲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