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 文 行將過去的這一年 總有一本書讓你愛不釋手 總有一段話讓你怦然心動 總有一個閱讀空間讓你流連忘返 總有一些閱讀體驗讓你想要分享 每年的歲末年初,書香江蘇微信公眾號都會進行“我的書香”系列征文。一轉眼,又到了“我的書香2018”征文贈書活動開始的時候。溫故而知新,把2018年你的閱讀故事,寫成文章,發(fā)給我。和網(wǎng)友們、書友們一起共享你書香2018的美好記憶! 投稿郵箱:shuxiangjiangsu@126.com 郵件標題請寫明“書香2018”+文章標題 稿件以附件形式發(fā)送,并在征文結尾附100字內作者簡介,同時提供姓名、手機號和收貨地址。 作品擇優(yōu)在書香江蘇微信公眾號、書香江蘇在線網(wǎng)站專題刊登。一經(jīng)刊登,即贈送好書一本。 來稿選登 四時唐詩有多美 ——讀《四時之詩:蒙曼品最美唐詩》 魯曉霞 1、 唐詩三百首 可能每一個中國人在其小時候都會被告之,有這樣幾本好書:《唐詩三百首》、《格林童話》、中國古典四大名著……從小也會自覺不自覺地接受唐詩的熏陶,在課本上、在生活中,可以信手拈來:“床前明月光、疑是地上霜?!薄按好卟挥X曉,處處聞啼鳥。”“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,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?!薄鞍兹找郎奖M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?!蹦挲g稍大,又喜歡上了這些或豪邁或深沉的唐詩:“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得回。君不見高樓明鏡悲白發(fā),朝如青絲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盡還復來?!薄盁o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?!薄氨憋L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飛尋。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?!薄按撼睅в晖韥砑?,野渡無人舟自橫?!?/p> 我在小學三年級擁有了第一本《唐詩三百首》,古樸的封面,只是已經(jīng)用膠帶纏綁了不少,偶爾拿出來讀一讀,詩文有深有淺,我也是愛讀一些瑯瑯上口的篇什。等我有了孩子的時候,我又特地買了一本墨藍色封面的那種系列型的中國典藉之一的《唐詩三百首》。從張九齡的第一篇《感遇·其一》開始:“蘭葉春葳蕤,桂華秋皎潔……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?!痹俚蕉鸥Φ摹缎l(wèi)八處士》:“人生不相見,動如參與商……昔別君未婚,兒女忽成行……”還有李白的“卻顧所來徑,蒼蒼橫翠微?!币皇自娨皇自姷拈喿x,感悟頗深。文字之好之美,念之口齒生香。在唐詩的海洋中盡得文字之精妙,人文之魁偉,自也有不少知之不求甚解的詩句,朦朦朧朧,幽幽暗暗,曲曲折折…… 蒙曼 2、二十四節(jié)氣 華夏民族曾經(jīng)是幾千年的農(nóng)業(yè)社會,華夏子民生活在遼闊的大地上,他們與土地、高山、流水,與風霜雨雪,與統(tǒng)治、與外族而生而長,形成人格、形成觀念、形成文字、形成審美,賦與詩詞、書法、舞蹈、音樂……在農(nóng)業(yè)社會中形成的與自然氣候最為貼近的二十四節(jié)氣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。在一年春夏秋冬的二十四節(jié)氣上,人們安排著自己的生產(chǎn)生活,也在這個時間橫坐標上表達著詩詞歌賦。在現(xiàn)代文明的道路上,我們不可否認的是,我們的人類正在離自然社會越來越遠,我們在快節(jié)奏便利化物欲化的生活中,越來越丟失了與大自然的親近,越來越失去我們對四季物候變化的感受,我們對風花雪月正在失去審美與感悟。我們不妨念一念這二十四節(jié)氣歌: 春雨驚春清谷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。 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 一年有四季,春夏到秋冬。二十四節(jié)氣,是給時間的刻度,而每一個節(jié)氣的名字又那么的自在詩意。 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;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;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;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 春天始,雨水驚蟄天地新;春分正是日夜均,清明天,忙趁東風放紙鳶。夏已到,小滿與芒種,夏至晝長夜最短,荷風吹散暑熱氣,長夏拋卷人倦乏。春花秋月思故鄉(xiāng),露從今夜白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冬日大小雪,輕輕喚著名,居易居士詩一篇,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 3、 “驅魔人”,解語花 《西游降魔篇》中有一位驅魔人,他從師傅那里得到一本“兒歌三百首”,幫助人們驅趕生活中的妖、心中的魔。是不是一種巧合或者是暗喻,我從“兒歌三百首”不由得想到《唐詩三百首》;而從驅魔人中,卻想到了解讀四時唐詩的蒙曼老師!雖然有些忍俊不禁,卻也是通曉明白地看出蒙曼老師這番解讀給我們帶來的唐詩之美,四時之美。在一年二十四節(jié)氣和節(jié)日的刻度上精選出一首首優(yōu)美的唐詩,這本來就是精巧之作。她把那刻著節(jié)氣印記的唐詩,在文本上進行解讀,讓我們盡得文字之美,將唐詩放在時代背景、作者生平中去考察,讓我們讀到詩外的東西,而更能領悟到詩句的內涵與深刻。她有畫面感的解讀,她用影視鏡頭手法剖析,一首首唐詩便遠遠近近、高高低低立體深厚的展示在我們面前,還有那些隱藏的細節(jié)、作者的情緒,把我們帶入到詩句的美好中。細數(shù)蒙曼老師解讀四時唐詩的高頻句子當是那句,“一切景語皆情語”;高頻詞無疑是“背面敷粉”是不是說的反襯手法?對于一些詩句的爭議,她也給出自己的見解,當然也離不開“詩無達詁”的理念支撐! 從這些方面來說,蒙曼便是唐詩的“解語花”!她把唐詩更多的旖旎、更多的風流、更多的壯闊、更多的深情帶給了我們。五十歲的孟郊把母親接到溧陽任上養(yǎng)老,那首《游子吟》: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。這樣對母愛的歌頌是那么的深入人心,催人共鳴。最是那首唐詩壓卷之作《金縷衣》解讀得又是那般動容動情,回環(huán)結構的詩句,給出更多的意象,“勸君莫惜金縷衣,勸君惜取少年時?;ㄩ_折時直須折,莫待無花空折枝!” 謝謝蒙曼,帶給我們美的唐詩,美的四時,美的時代,美的生活! 作者簡介
魯曉霞,就職于江蘇有線寶應分公司,曾經(jīng)從事文字工作與電視編導工作多年。一生愛讀書,最愛詩詞與中國古典文學,嘗數(shù)讀《詩經(jīng)》《唐詩三百首》《宋詞三百首》《千家詩》《紅樓夢》以及當代中外流行文學作品,如《圍城》《平凡的世界》《月亮與六便士》《解憂雜貨店》等。 |